9/03/2018

人工智慧應用的兩大領域

羅耀宗,掌握人工智慧應用的兩大「錢途」,哈佛商業評論,數位版文章,2018/8/24
 Michael Chui, Nicolaus Henke, and Mehdi Miremadi, Most of AI's Business Uses Will Be in Two Areas, HBR, JULY 20, 2018 (from McKinsey (麥肯錫公司))
我們深入檢視19個產業和9個業務職能裡,超過四百個實際的人工智慧使用案例,發現有一句古老的格言,最能回答應將人工智慧用在何處的問題,那句格言就是:跟著錢走。 
傳統上,對企業提供最多價值的業務領域,往往是人工智慧能產生最大影響的領域。舉例來說,零售組織中,行銷和銷售經常提供重大的價值。我們的研究顯示,在顧客資料上使用人工智慧,將促銷活動個人化,單是實體零售商店的新增銷售(incremental sales)就會增加1%到2%。相較之下,在先進製造方面,營運活動往往產生最多的價值。這方面,人工智慧能夠協助根據需求背後的因果驅動因素,來做出預測,而不是根之前的結果來預測,因而改善預測準確度達10%到20%。這可能會使得存貨成本降低5%,營收提高2%到3%。

雖然人工智慧的應用,涵蓋所有的職能領域,但我們認為,在幾個產業中,人工智慧其實在兩個橫切面領域可以產生最大影響,至少目前是如此,這兩個領域是供應鏈管理與製造,以及行銷與銷售。我們估計,這些使用案例合計占整個人工智慧機會的三分之二以上。人工智慧可以在全球企業的行銷和銷售上,創造1.4兆到2.6兆美元的價值,在供應鏈管理和製造方面,創造1.2兆到2兆美元的價值(其中部分價值歸企業所有,有些由顧客享有)。製造業中,若要創造人工智慧的最大價值,可以把它用在預測性維護(全球各企業約能獲得0.5兆到0.7兆美元價值)。人工智慧有能力處理大量資料(包括聲音和影像資料),因此,可以快速辨識出異常狀況,以防止故障,無論是飛機引擎中的怪聲,還是感測器偵測到組裝線運轉失常。... 
我們不想看起來像是很天真地積極提倡運用人工智慧。即使我們見到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的經濟潛力,卻也體認到實施人工智慧會遭遇的有形障礙和限制。獲得夠龐大和夠全面的資料集,以滿足深度學習對訓練資料的極大胃口,是個巨大的挑戰。另一個大挑戰,是處理有關這類資料使用方面日益升高的擔憂,包括安全、隱私,以及將人類的偏見傳給人工智慧演算法的可能性。在一些產業中,例如健康照護和保險,公司還必須設法用人們聽得懂的詞彙,向法規監管機構解釋演算法的結果:為什麼機器會產生這個答案?好消息是這些技術本身正在進步,開始解決其中一些限制。 
除了這些限制之外,還有一些可能更困難的組織挑戰,是公司在採用人工智慧時會碰到的。若要精通這門技術,必須要有新的水準的專業知識,而流程可能會成為成功採用人工智慧的主要障礙。公司必須開發出穩健的資料維護和治理流程,並同時專注於「第一哩」和更加困難的「最後一哩」;「第一哩」是指如何獲取和整理安排資料與相關做法,而「最後一哩」是指如何把人工智慧模型的產出,整合納入各種工作流程之中,包括從臨床試驗經理、銷售人力經理到採購人員等的工作流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