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2018

北醫團隊用 AI 把關問題處方箋

用藥錯誤的情況有多嚴重?從數據來看,2013年美國因醫療疏失死亡的人數約為25萬人,高居全美前三大死因。但醫療疏失涵蓋甚廣,其中,因用藥不當導致死亡者,約在1萬7千人到3萬5千人之間。每年,美國政府需花費300億美元處理因用藥錯誤衍生的醫療問題。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萬芳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友專表示,原則上,用藥錯誤可能來自四個階段,依發生時序分別是處方錯、調劑錯、給藥錯以及病人錯誤服用。其中,最嚴重也最常發生的,是醫師在處方開立階段就出現錯誤,「這很難挽救,藥師也救不回來。」 
台灣方面,李友專預估,一年約有1千7百萬張的不適當處方,若以每人每年平均看診15次計算,台灣每年3億4千5百萬處方箋中,不適當處方率近5%,這個比例和美國相當,接近全球平均。...
李友專團隊決定從健保資料庫下手,他們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大型醫院提供的電子病歷資料,加上科技部資源,徹底研究醫師處方行為,在分析7億張處方箋後,推導出數百億筆診斷、用藥的排列組合,再用不同的AI演算法,進一步判斷任一張處方箋中,是否有藥物無法被病症診斷、或其他的用藥解釋。 
舉例來說,類固醇可能導致胃酸過多,醫師下藥後,必須再開制酸劑中和胃酸,「所以我們除了計算『病症診斷與用藥』之間的關聯,也算了『藥與藥』之間的關聯性。」 
最後,李友專團隊以串連機率與深度學習的方式,開發出「智慧型藥物安全系統」(Advanced Electronic Safety of Prescriptions,AESOP),一旦處方中出現無法被解釋的用藥,即被認定為不適當處方,AESOP系統會即時跳出提醒,診間醫師看到了,可以再次檢視醫囑和處方,避免用藥錯誤的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