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2021

中鋼如何用AI煉成智慧鋼廠

翁芊儒,組織、人才和技術5年布局, 中鋼如何用AI煉成智慧鋼廠,iThome,2021-03-04 

這一場變革,莫約從5年前開始推展。「我們展開數位轉型,是為了提升鋼鐵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縮短交期,來提升產品競爭力。」中鋼技術部門代理副總經理鄭際昭,一句話點出轉型任務最重要的目的。...

不只如此,受到關稅與運輸成本影響,中鋼當前鋼鐵外銷的比例僅佔三成,有近7成的產品,銷往獲利更好的國內中下游業者,但伴隨而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受限於較小的國內市場,必須滿足少量多樣的客製鋼種需求,「所以才會說,中鋼產品的性質是少量多樣,這是我們的宿命。」

面對中國鋼廠的競爭,以及少量多樣化產品造成的生產成本提升,「我們現在已經不能再拼量了,只有發展精緻鋼品來提高獲利,才有競爭生存的空間。」鄭際昭指出,中鋼要在有限的鋼鐵產量下,發展高技術含量、高獲利的產品,而非再走以量制價的路。

不過,打造精緻鋼品的前提,是製程能力的提升。為了持續優化製程,鄭際昭認為:「靠AI打造的智慧鋼廠,就是實現精緻鋼廠的關鍵一步。」這就是為何中鋼大手筆投資上億,也要不遺餘力發展AI,推動智慧製造的最大原因。

另一個原因,則是中鋼在面臨製程優化的壓力之餘,內部也進入退休潮,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將有數千名員工退休,規模超過目前員工人數的三分之一,換句話說,近半數經驗老到的技術人員,恐怕在幾年內相繼離職。如何將這些知識經驗傳承下來?不只要提前錄音錄影,將內隱知識數位化,中鋼也靠AI找出生產作業最佳化的解方。...

比如說,中鋼利用多年時間,逐步建立起開發AI應用所需的基礎架構環境,在感知層方面,強調建立資料傳輸的標準介面,來蒐集大量生產資料;在網路層,則是建置私有雲來整合生產資料,並執行連線的AI應用服務,在雲端統一管理AI,來取代過去在個別主機上部署與維運的做法;而在應用層,則是運用了大數據迴歸分析、最佳化應用求解,以及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技術,依據應用特質選擇相應技術來開發。

鄭際昭指出,以高爐的運作情形來看,是從上方加入煉鋼原料,再從下方鼓進熱風,將鐵礦石高溫熔煉製成鐵水與爐渣,整個熔煉過程密閉且高達1,500度。在這個煉鐵反應器中,雖然能間接量測部分溫壓數值,但高爐內部還是個黑盒子,實際的熔融狀況、爐氣分佈、爐渣分佈,都難以量測,也就較難透過AI,精準預測生產狀況。

比如中鋼想發展一套爐熱預測模式,透過現在高爐的布料情形、鼓風溫壓,來預測未來鐵水溫度變化趨勢,若預測到爐熱可能降低,就能即時調整調生產參數來因應,「這是理想的情況。」鄭際昭表示,但礙於許多數據難以測量,AI預測的精準度仍是一大挑戰。

又或是將鐵水運送到轉爐,將鐵煉製成鋼時,生產過程中,鋼胚表面上可能產生缺陷,但生成表面缺陷的生產參數,可能包括過熱度、鋼液溫度跟凝固溫度差、澆鑄速度、冷卻速度、鑄粉狀況等,「如果能確實量測到這些參數,建一個AI模型不難,但問題就在於,很多生產數據是量測不到的。」鄭際昭舉例,比如在鑄模內的鑄粉分布狀況,就量不到,難以發展更精確的AI演算法。

中鋼一位AI工程師,綠能與系統整合研究發展處的研究員許朝詠,則將資料品質視為中鋼AI落地難題。他分享,鋼捲製造過程中,動輒處於900度以上的高溫中,處理過程也可能噴水冷卻,在影像資料的取得上,會有不夠清楚的問題。而且,在開發影像辨識模型時,也可能因工業環境不易控制,造成取得影像的品質差異大,比如在同樣位置不同時間點拍攝的影像,可能因光源不同,導致影像呈現不同效果。

不只如此,部分AI應用場景,也會受限於空間配置,無法擺下GPU伺服器、或高計算能力的設備,甚至連網路線都無法部建。這些情境,對於現場資料取得,或是AI實際部署上線,都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挑戰。...

除了高爐AI,其他廠區也開始競相應用AI來優化製程,比如熱浸鍍鋅廠,就運用兩大製造業典型AI應用,分別是AI製程調參與AI瑕疵檢測,前者用來預測不同參數組合下的鍍鋅膜厚變化,後者用來檢測鋼捲表面瑕疵,光是鍍鋅成本,就預估年省1,600萬,還能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

比如說,中鋼一次轉爐煉鋼的生產量就高達250公噸,當客戶訂購的鋼品數量過少,只需20噸的特定鋼品,由於製程有其生產條件限制,面對客戶的少量需求,中鋼難以滿足,否則多生產的230噸鋼品,囤積到最後就是回爐重造,無端增加生產成本。因此,過往的作法,會等湊到足量類似鋼品的訂單,才一次啟動煉製。

為了提高生產效益,中鋼開發了鋼種成分分析模型,找出不同鋼種之間共通的成分特性,將原先超過一萬類的鋼種數量簡化為較少種類,再針對不同客戶少量需求的訂單,找出能合併煉製的訂單組合,透過下游的製程參數微調,就能以一種可滿足所有訂單的鋼種,來交付生產,就能更快湊成一爐能煉製的量,來降低生產成本。

在決定接單前的冶金設計與製程模擬上,中鋼也用AI來縮短時程。一般來說,中鋼接到客戶詢單,需要先進行冶金設計、找出製程參數,試製生產後,才能判斷能否生產特定機械結構的鋼品。過去,通常得靠技術人員多年的經驗,確定冶金成分與製程條件搭配可行,才會回覆客戶能否接單。

然而,只靠經驗累積還不夠,從高達數萬筆的冶金設計與製程參數資料中,中鋼分析兩者對鋼品機械性質的影響,釐清錯綜複雜的生產關係,開發了鋼品冶金設計與製程動態調控AI輔助系統。現在客戶詢單時,就能透過找出鋼品機械性質條件相近者,逆向倒推所需的冶金設計與製程條件,來判斷生產參數並試製,更快回覆接單。

這項應用甚至能用於生產當下,若發現前段製程發生變異,恐導致鋼品品質改變,透過AI也能快速找出後段製程生產參數的調整方式,將鋼鐵機械性質補救回來,避免因造成生產時間、成本的增加,降低延遲交貨的風險。

翁芊儒,中鋼AI現場1:1千5百度高熱密閉生產環境如何監控?,iThome,2021-03-04 

由於高爐本身就像是一個黑盒子,為了掌握高爐的生產狀況,中鋼在高爐上裝設了多種感測器,就是要靠各種生產數據,一步步將盒子打開。

比如說,從高爐上方布料時,雖然是均勻旋轉布料,但實際布料情況還是會依據爐內氣流變化而改變,為了監控布料狀況並適時調整,中鋼在布料槽裝設了料面溫度儀與輪廓儀,來掌握布料形狀與高溫氣體的分布情形。在爐壁上,中鋼也裝測了溫度感測器,透過爐壁溫度變化頻率,來預測爐壁冷卻元件是否受侵蝕、內部是否結塊。

不只如此,為了預測爐熱變化,中鋼量測出鐵口的鐵水溫度變化,參考操作條件、鐵渣的化性分析,開發AI預測未來爐熱;也運用爐溫爐壓分布的異常數值,找出發生管道流異常的可能性。透過更即時發現異常並自動預警,就是要讓產線人員盡早發現問題,才能提前調整生產參數來因應。

而且,針對所有開發的生產數據監控與AI應用,中鋼開發了綜合爐況評分機制,能從原料分佈、氣流狀況、目前風量、鐵水產量、爐內溫度等生產狀況,為高爐當下的運行表現評分,讓產線人員可以更直覺、快速地的了解當前高爐爐況,「中鋼自己設定的目標,是要隨時大於89分以上,」許雍達說。...

這三大挑戰,讓中鋼在2019年底,率先在二號高爐場域,規劃建置AIoT智慧分析平臺,更找來研究部門、子公司中冠資訊共同研發,利用二號高爐在去年大修的期間,同步導入該場域。

這套AIoT平臺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將分散部署在不同電腦的AI應用,整合到同一個Web平臺中,讓員工只要以瀏覽器開啟入口網站,登入帳密,就能一站式管理高爐所有的生產資訊。

建置過程中,中鋼不只以Web介面重新設計AI應用儀表板,也將過去難以取得的生產數據整合到一個資料平臺,供技術人員更方便的分析取用資料,更建置了專屬AI應用的硬體資源,取代分散部署到電腦主機的方法。

 翁芊儒,中鋼AI現場2:如何靠微米級控制力年省成本千萬?,iThome,2021-03-04 

熱浸鍍鋅鋼捲,是中鋼的塗鍍產品中的其中一項,年產量約有87.5萬噸。中鋼軋鋼三廠第二熱浸鍍鋅課課長羅萬福就指出,每一批出產的鋼捲,都需根據中下游客戶需求,客製化調整鍍鋅膜厚,或是進行化成處理,在鋼捲表面進行鉻酸鹽、耐指紋處理等動作,來因應不同加工製品所需的特性。

比如說,部分高階電腦、伺服器的外殼,不會再進行烤漆,而是直接裸用鍍鋅後的鋼片,對這些廠商來說,就會要求鍍較薄的鋅層,才能維持產品表面品質美觀。相對來說,生產建材浪板的廠商,對鋼捲表面品質的要求就較低,而且考量到浪板恐架設在環境不佳的地方,反而要用越厚的鋅層,來製造高耐蝕性的產品。

由於不同客戶要求的鍍鋅模厚都不同(內行說法會用鍍鋅模重,以「公克/每平方公尺」來計),如何精準控制鋅層厚薄,就成為中鋼熱浸鍍鋅廠的一大挑戰。

中鋼技術部門代理副總經理鄭際昭指出,不同產品有不同規格的鍍鋅膜厚,若鍍的太多、高於客戶需求的厚度,由於鋅是高成本的原料之一,就會造成成本的浪費;若鍍鋅層不符合產品規格,又將導致客戶無法使用或加工後續問題,造成品質客訴。「如何控制的剛剛好,讓客戶審核過關,又能省成本,這是我們的目標。」...

鄭際昭解釋,要將鍍鋅厚度控制的恰如其分,並不容易,因為鍍鋅層厚薄的生產參數,包括氣刀開口大小、與鋼帶的距離、氣刀的氣壓、鋼帶厚度、鋼帶溫度、產線速度等多重變因,都會影響鍍鋅膜厚。

過去,這些複雜參數的調整,都靠老師傅的經驗來人工調參,羅萬福表示,由於不同老師傅之間又有不同的經驗法則,雖然留存了一本本抄滿生產參數的筆記,但後人看不懂也難以吸收,造成經驗傳承的斷層,「這對於面臨員工退休潮的中鋼來說,是很大的問題。」

而且,過去調整完參數後,需要等鋼帶經過100~200公尺的冷卻,才有辦法進行線上鋅層厚度量測,若量測當下發現鋅層過厚或過薄,回頭調整生產參數時,中間就已經多生產了上百公尺的鋼捲,換句話說,從參數調整到成品量測之間,存在冷卻的時間差,「中間多鍍的鋼帶,就會造成浪費。」鄭際昭說。

為了克服這兩大問題,中鋼約從2年前開始投入製程調參AI的研發,先自動化蒐集生產參數,累積上萬筆大數據資料後,建立了一個AI模型,來歸納在不同參數組合下,所造成的鍍鋅膜厚變化。

去年初上線這項應用後,將參數帶入AI模型中,就能即時預測出鍍鋅膜厚,雖然比不上直接量測的數據精準,但是,以此來即時修正生產參數,能避免冷卻期間造成的鋅層浪費,對於鍍鋅膜厚的控制,也比人為設定更準確。

羅萬福指出,傳統人工調參仍然有約20%會失準,但投入AI後,約只有3%結果失準,準確率達到97%左右,更能減少約4.5%的鋅層的浪費。換算下來,一年就能省下1,600萬元的成本,帶來上千萬元的效益。...

為此,中鋼導入了另一個同為製造業的典型AI應用,訓練出瑕疵檢測模型,透過影像辨識技術,在即時的鋼帶影像畫面中自動標記缺陷的位置、形狀、大小、嚴重程度,抓出缺陷後,再經由人工複查是否確實。換句話說,過去要由人工全檢所有鋼捲的查驗流程,現在能以AI自動辨識來取代,人工只需複查經AI標示出缺陷的鋼帶區域即可,不僅大幅省下查驗人力,更提升了缺陷識別的的準確率。

羅萬福指出:「過去用人工檢驗,會有一定的漏檢率,可能5%~10%,真的很難每一個缺陷都看到。」但在加入AI後,幾乎不再發生漏檢,瑕疵辨識準確率提升到95%以上,進一步提升了鋼捲品質。

人工查驗除了有漏檢的風險,更大的問題,則是在於沒有一套記錄的機制,將鋼帶表面的查驗記錄保存下來。

「以前遇到客戶說,在100公尺的地方有一個缺陷,你們怎麼沒看到?我們就只能認了,因為沒有記錄。」羅萬福指出,沒有記錄機制,就無法得知缺陷到底是發生在自家工廠,還是客戶的工廠中。

但現在,透過AI檢查鋼捲表面,自動標示出缺陷位置與種類後,將這些紀錄留存下來,未來遇到客戶反應類似情形,就能提供當初查驗留存的缺陷地圖(Defect Map),來證明工廠出貨時的品質無虞。

「所以我們不只是導入AI,還把整套記錄建立起來。」羅萬福說。

翁芊儒,中鋼AI現場3:數十噸鋼捲裝載一人就能搞定,iThome,2021-03-04 

要打造無人天車,就得想辦法幫天車裝上「眼睛」,中鋼試圖將人眼看到的操作資訊,透過電腦轉換為邏輯控制指令,再交由天車自動化判讀與執行。

剛開始,中鋼先在無人天車上裝設高解析度攝影機,將拍攝到的拖板車板臺二維影像,傳遞給板車駕駛員操作的人機介面中,由駕駛員在畫面上指示鋼捲儲放位置,再由控制電腦將儲放位置自動轉換為座標,拋送到天車指揮系統來吊運鋼捲。

但是,原先座標為二維座標,缺乏高度座標,無法有效指示天車指揮系統執行,也無法與天車使用的三維座標互相轉換。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中鋼在高解析度的攝影機之外,加裝了一部三維掃描器,利用AI連結高解析影像與三維座標間的轉換,進而在二維影像上重建高度座標,完成電腦視覺技術的開發。

同時,也因為司機在操作人機介面時,可能會有不適應或抗拒的情形,中鋼也打造了一鍵裝車的功能,只要確認畫面上自動辨識的鋼捲儲放位置正確,按下確認,就能啟動天車自動作業。

在天車吊運的過程,中鋼運用了多種技術來達成吊運全自動化。除了使用機器視覺系統,來精準定位鋼捲儲位座標,中鋼也開發了各種智慧物流相關技術,比如將鋼捲吊運排程最佳化,並以AI算出最佳吊運路徑,以及建立了無人倉庫排隊優化系統,可以準確預測作業時間,讓駕駛能在合適時間前往倉庫,來執行裝卸任務。

同時,中鋼也分析數十萬顆鋼捲入庫出貨的過程,在倉儲管理系統中,建立了鋼捲最佳化儲位預測功能,讓每一顆鋼捲能在最少吊運次數與最短吊運距離之下,送達客戶端。

在吊運當下,中鋼更設計了多功能的智慧型吊夾,能辨識鋼捲身份、偵測鋼捲中心,精準取吊鋼捲;同時,也會啟動主動式安全防護機制,運用了深度學習技術,在天車吊運範圍內偵測人員移動,並能自動辨識、閃避障礙物。

達到吊運全自動化之後,中鋼也將無人天車系統,串連了物流與資訊流,省去更多人工操作與管理的流程。比如說,將天車串連物流資訊,就能得知隔日需出廠的鋼捲,並在前一晚自動理貨,先將鋼捲吊到接近車到的位置,來縮短隔日出貨時間。

又或是載貨司機到倉庫外報到時,只要刷一張ID卡,確認司機身分、車號後,串連倉儲管理系統就能得知這一趟任務資訊,自動預吊任務指定的鋼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