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即在全家發表剩食專案的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林翠娟分析, 主因有三:
第一生鮮食品的訂購單位太小。... 例如一間門市共訂購15個麵包,但每一口味只有一到兩個。當銷量好壞的數量差僅限於一或二時,很難進一步預測。
第二生產配送考量。... 但鮮食因有效期問題,訂購數量較少,一旦出現缺口,以現行的生產配送循環,將無法即時補齊。
第三衡量廣告預算。... 「我們就發生過啊!2016年酷繽沙大缺貨,到隔年才完全補起來,損失難以估計,」林翠娟坦言。...
(台大) 黃崇興分析... 「當『顧客流失的成本』與『存貨成本』比例日漸懸殊, 剩食就是可接受的犧牲,這在管理學上完全合理。」
小數量的預估的確很困難,也和黃教授所言有密切的關係。
如果使用單期的存貨管理來 (近似) 鮮食問題,作業管理中,書報攤販問題 (Newsvendor Problem) 決定最佳訂購量以最大化收入,probability (D <= Q) = (p - c) / (p - s),其中 D 為隨機需求、Q 為訂購量、p 為售價、c 為採購價、s 為殘值。如果殘值為 0,採購價為售價的三成,則訂購量需滿足七成的需求。如果平均需求為 E[D],則平均剩貨為 0.2 E[D]。
呂晏慈,全球出招救食物:AI定價、砍最佳賞味期,商業周刊,第1599期,2018-07-05
羅森 (Lawson) 發現,接近到期日還不降價的商品往往只能被丟棄,但在每一份即期品上貼標籤又太耗費人力,因此去年10月在實驗店推出一套利用AI (人工智慧) 訂定「時價」的電子標準系統,當貨架上商品到期日將至,就會自動降價。降價在服務業非常普遍的應用,例如 Zara、或我的上課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