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武雄,廣設大學的主張沒有錯,自由時報,2015/12/28
廣設大學沒什麼錯,錯在浮濫升格;教改沒什麼錯,錯在沒好好落實。
日前在副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會上,王如玄嚴辭批評教改、批評廣設大學,指責這是李遠哲的錯,要陳建仁答覆。陳建仁亦只能為當年(1995年)李遠哲所召集的教改會做些辯護,指出教改會於次年提出報告書後就解散了,教改如何落實,全在教育部手上。
當時及其後幾年,還一直由國民黨執政,教育部如何面對這本報告書?如何執行?有沒有落實?這些才是關鍵。要李遠哲去扛起教改的責任,其實是一場政治鬧劇。2003 年李遠哲公開為教改道歉,是因他以高標準要求自己。
「廣設大學」有什麼錯?!1994 年台灣十八歲的青年,進入四年制大學的機會還不到 18%。讓更多的年輕人不必為了擠大學窄門,困頓在補習班年復一年;譲這大學窄門的壓力,不致往下擠迫,扭曲中小學教育,戕害一代代孩子的心智。這樣的訴求有什麼錯?!
廣設大學在當時是民意所趨。根據同年聯合報民調中心的結果,支持廣設大學的聲音近八成。
只有紓解升學壓力,教育才能回歸正常。廣設大學,是 1994 年四一〇教育改造運動的主要訴求之一。目的不只在紓解升學壓力,更在釋放學生心智,並藉此提升全民現代知識的水平。
當時四一〇教改的訴求是:台灣應該在五到十年之內,讓十八歲的青年進四年制大學的機會,從 18% 提高到美國 54%,甚至達到加拿大的 60%。
教育的本質是人才培育,是發展人的心智;不是人力規劃。太早強調競爭,對學生分級分類,其實也帶有階級壓迫。進高中大學,抑或進技職系統,應依學生個人志向,非由政府強行規劃。
四一〇的訴求並沒有要「消滅」技職學校。正好相反,訴求主張進技職學校必須是學生興趣所在,而不是因進不了高中。這是人民的教育選擇權。也只有這樣,職校品質才不致浮濫,職校畢業生才會受到社會珍惜。若供過於求,職業尊嚴會遭踐踏。
如果大學能提供好的教育,讓想進大學的的人進大學,去接受現代知識的陶冶,去拓展他們的知識視野,人民的知識水平便會大幅提升。這重要的投資也將回饋於社會,增強未來的國力。廣設大學不能忽略新設大學的品質。若逐年招攬當時國外留學生博班畢業後回國任教,甚至接受外籍人士申請,中上等的師資可不虞缺乏。
但我擔心當時的教育部對廣設大學,會便宜行事用升格私校搪塞。早在 1991 年,我為文並藉「笑罷童年」的影片,分析若大量升格高職或專校為大學,必然降低大學的品質,無法真正紓解升學壓力。
1996 年吳京上任教育部長,果然提出「第二國道」的構想,要大量升格公私立技職專校。四一〇教改聯盟到教育部前抗議,要求好好廣設公立大學,並指出公私立學校不同的定位:「公立學校提供人民就讀的機會,私立學校發展特色。」兩者定位混淆,必定弊端叢生。
以美國這種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國家來說,大學生有八成就讀公立大學,台灣到2015 年的今天仍只三成多。
政府不能逃避籌設公立大學的責任,不能便宜行事,只靠一紙升格的行政命令,便把提供人民就讀機會的責任推給私校。
教改之前,很多私立專校是高職升格的,品質有很大問題,尤其從 1970 年代起,許多人辦私立高職是為了賺錢,學店處處林立。這樣的高職升格專科,專科升格技術學院,技術學院升格大學,品質必然粗糙;況且私校收費又數倍於公立學校,大量升格後的技術學院及大學如何能吸引年輕人就讀,如何能紓解升學壓力?進這樣的大學,又如何能提升人民現代知識的水平?
我曾偕時仼教育立委的王拓去與吳部長陳述利害,可惜吳部長堅持如故。潘朵拉的盒子一經打開,教改便走上不歸路。很多私立專校背後都有民意代表及政府官員在支撐。「第二國道」一經通車,這些升格的技術學院與大學便形成龐大的利益集團,阻斷其後籌設新的、優質公立大學的可能。
往事已矣,今天面對大學浮濫的現實,我們不能只是譴責過去。平心而論,能讓我們的青年有大學可去,本身就是好事。大學的平均水準也許降低,但同年齡層的知識水準還是提升了。這究竟是國家之福。
只是未來如何提升大學品質,如何回歸公私校的定位,才是今後我們要努力的目標。不够水準的私立大學應該回歸巿場機制,但某些私校退場的同時,我們不應藉此又縮減學生進大學的機會。為了長遠,更要伺機提高公立大學的學生人數比。
批評教改,不要忘了教改之前我們的孩子所受的苦。1974 年我在彰中試教的學生中,就有因三次聯考不上而自殺身亡者。這不只是一個特例。類似悲慘而令人痛心的現象,時有所聞。
不要美化過去,不要把教改污名化;不要說教改之前,台灣的教育有多好,不要說因為教改,台灣的學生才變得有多苦。這些只是蔑視事實、自欺欺人之談。
今天很多孩子因教改而在一個相對壓力較小,競爭不那麼嚴酷的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