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不是 (資訊) 管理博士,也不是資工 (科) 博士;所以當同學寄此文給我看時,便仔細地讀了一下,以便更瞭解資管是什麼。以下是部份內容摘要,全文見此:
資管等於 computer science 加經濟、會計?...
當時,一個重要的意見是清華大學陳文村教授提出的,說是根本就不需要有資管系:只要computer science(資工、資科)的學生,修兩門經濟和會計,就比資管好了。這種意見是當時資工系老師們的主流意見,完全忽視了「資訊科技的商管應用」的重要性。這個看法,對往後幾年各校資管系所的設立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我們也在各種場合對當時很多資管教育的問題提出看法。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全國資管系的教育部「部定必修」課程。當時的部定必修,是在1982年輔仁大學成立資管系時,教育部訂定的。1982年教育部沒有人知道資管是搞什麼的,因此,基本上是把資工的課搬過來,加上三門課:會計、統計、經濟。其中,有數值分析、系統程式、組合語言、Fortran 等課程,皆為必修。至於 PC 和網路的應用,在制訂部定必修時還是大型主機的天下,完全沒有涵蓋。
1989年,教育部要整體檢討全國各系部定必修課程,就找上我這個很吵鬧、聲音很多的人來擔任資管系課程的召集人。因此直到 1990年,全國的資管系才有一個比較像樣的課程結構。不過,舊的部定必修要到 1993 年畢業的同學才結束適用。在此之前,缺乏了「資訊科技商管應用」的中心思想,課程其實很不理想,導致學生會有很大的困惑:電腦學的沒資工的多,商管課程沒企管的多,競爭力在哪裡?另外,當時中央資管是全國資管系唯一從高中自然組招生的學校,早幾屆的學生還會鬧情緒:為什麼沒物理課?還好,這些都慢慢地被說服了。...
課程設計基本上是一個典型的作業研究難題:要在有限的資源下,做最有效的資源分配。最主要的資源限制是學生在有限的時間中所能修習的總學分數,以及老師開課的總時數。基本上,加開一門必修課,就要排擠掉另一門課。每一門課,其實都有他的價值,只是,他和我們希望教育學生、給學生提供的附加價值的相關性高低不同。該處理的事,首先就是訂定目標:希望學生在這裡獲得什麼附加價值?這一點就可以討論很久很久了。其次,和價值的相關性就更主觀了。但是,只要抱持「資訊科技商管應用」的主軸,總是能有一個「相對比較好」的組合,也能夠說服老師們。接下來,中大是一個以理學院為主的學校,理學院老師們基本上兩學期開三門課。要調整課程,除了要能說服資管系老師們承擔更重的教學負擔,也要說服學校我們不是在混超支鐘點費!...
我們來看為何商管學院都會招收各種背景的學生。這是美國的作法。美國有幾個學院:法律、管理、圖書館等,都是歸為 Professional School。他們希望招收不同背景的學生,以便在學習過程之中能產生綜效。因此,這些學院的入學考試都只考語文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而不考專業科目。商管學院考 GMAT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法律學院考 LSAT (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都在落實這種精神。這些背景不同的人,到學校來,經過一個學程的磨練,出去之後,需要有一個 “common core of knowledge”。因此,美國的法律學院、商管學院的碩士,都有很多必修課,來達成共同核心知識。美國的理工學院,通常招收原來本行的人,進來之後馬上就分流,深入探討特定的議題。因此,會在乎專業背景,考試也是考 GRE Advanced。
台灣的管理學院,入學考試都在考大一大二的科目,主要就在招收不同源流的學生;而理工學院大部分都分組考試,考的是大三大四的專業科目。基本上,在招生行為上是和美國一致的。但是,很多商管碩士班,雖然採用美國商管學院的招生方式,但採取了美國理工學院的教育方式:進來之後沒有必修,修了最低學分,寫個論文就畢業了。如果老師們都是資管博士,那還情有可原,但大多是資管所的老師們的背景都是其他領域的。很多大學非資管系的學生,可能連資管是什麼都不會,就掛個資管碩士畢業了!我曾經請過一個銀行經理來系上演講,正好是我在中山資管第一屆的學生。他問我:「老師,為什麼現在資管系的學生什麼都不會?」我吃了一驚,問他為何有這種感覺?他說:「我上個月聘了兩個某國立大學資管所的碩士,結果,他們不但不會做系統開發,連系統分析、資料庫設計的基本名詞都沒聽過。」我問他有沒有看他們的成績單,看看修過哪些課?他說:「他們是資管所畢業的啊!還要看成績單嗎?」
我們的碩士班,有過植病系、生物系、航海系、護理系、造船系的學生。這不出奇啊,我們的設計就是這樣子的啊。但是,他們進來之後,給他們什麼增值呢?就多了一本論文嗎?他們很顯然是要進入就業市場的,那就業市場對資管碩士的期望是什麼?我在創系之初,就不希望看到上面的這種情況發生,因此,在課程設計上,就考慮到我們的學生需要有什麼 “common core of knowledge”。因此,中央資管所的碩士班,課程需求是全國最重的。當然,歷經改變,最後妥協為管理和科技兩組,但是,連我們的科技組的課程,也比其他號稱著重管理的政大和中山來得多。這當然是經過了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說服。很遺憾的是,有少數同學抱怨,覺得我們要收他們更多的學分費!我有相當自信的認為,無論那個系畢業的學生,從中央資管所出得去,就有開發系統的基本能力。...
後來,成立博士班也是歷經波折。最理想的是在第一屆碩士班學生畢業的時候,就能有機會進入博士班。但是,我們第一次申請,結果和大家(中山、交大)一樣沒能通過。其中有委員的意見是:讓學生講講故事,就叫做研究嗎?充滿了學術界狹隘的偏見和自我意識。第二年才算通過了。...
因此,從中央資管畢業的博士要能做研究,能發表。其次,他們要能談管理議題,這是由於管理課題都是攪在一起的,沒有分得好好的資管問題,他要有能力分辨出問題所在。最後,無論他的論文題目是什麼,他對整個資管領域要有整體的認識。我們的領域,科技不斷的進步,應用不斷的提升,資訊科技應用上的管理課題也千變萬化,需要有全盤認識才能應付未來的變動。
也就是這幾個要求,使得中央資管博士班的「惡名」昭彰:我們很操,給學生要求,我們會當人,我們的學分比別人多,我們的資格考要人命…。但是,我覺得我們的要求其實沒有我當年在UCLA念管理博士時來得多。我秉持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想法:現在沒有把基礎打好,畢業以後就很難再更深入了。最後算起帳來,畢業的人遠比沒畢業的多啊!...
有一次,在某學校評鑑的時候,談到什麼叫做系所發展「特色」?有一位教授就說,如果你把一個系的課程攤出來,把校名蓋掉,還看得出是哪一個學校,就是特色。中央資管,無論是大學部、碩士班、碩士專班、乃至於博士班的課程,蓋掉校名,看不看得出來?我想答案是非常肯定的。當然,看得出來,萬一很爛,也不行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