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2022

823

這一場炮戰,許多人有不同的解讀。但是,住在那個地方的人,卻是生離死別。

家父可以保送師專,阿嬤擔心炮戰,所以沒有成行,改變了人生的軌跡。

60年過去了,我們的鄰居更強大了,有沒有變成富而好禮?大家點滴在心頭。

在美國唸書的時候,和朋友討論到這一些問題,直覺來想,外在環境比較難改變,應該強化我們本身的能力。

最近,有朋友在群組,提問台灣怎麼辦?我的淺見如下,第一,加強自身的競爭力,藉由這樣的競爭力和開放環境,結交世界廣大的朋友,增加影響力;劉董在CNN的專訪,屬於這一種;第二,強化人民的思維能力,加強心防;畢竟,不戰而屈人之兵,成本最低;曹董要捐一億美金,講的是這一塊。

關於第一點,我們的心胸,有沒有變得更開放?對於國民所得比我們低的國家,我們會不會歧視他們的國民?這一些人,離鄉背井,從事我們不願意做的工作,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感恩?在我的課堂上,平均來說,這些學生比較努力耶。在美國,那種若有若無的歧視,應該不少人有感受到;加上我不習慣用英文表達生活和情感,自然選擇回來。20年前的行政院會,就在討論如何吸引國際人才,現在有大幅的進展嗎?

因為殺警事件,才知道有王迎先命案,我們的社會有因此改變嗎?一般人,如何判斷媒體上的資訊?如果員警用槍,傷到嫌疑犯,社會的輿論會支持誰?

關於第二點,某報報導的內應事件,是真的嗎?面對不對稱的資訊戰,怎麼辦?

#程式總算執行完了,繼續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