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2016

期末考改成期末報告

以前數學類的課程例如微積分、線性代數作業研究,我都使用考試來評量學生。 改考卷時總是五味雜陳總分 150,准許學生帶考古題和解答、課本、講義到考場;有的同學考前只看考古題考場中寫一個小時就可以考 70 分最高的考 130甚至更高但全班平均常常不到 30 分,根本達不到學習和評量的效果

這學期的作業研究使用分組期末報告取代期末考,題目來自於課本中的案例為了避免同學挑問題所以由我指定二大題,難易相間第十週公告之。第一題一定要完成並上台報告兩次第二題書面報告是平常表現不好的可以做為加分使用

目前採用翻轉教室教學法,所以有許多自由的時間可供使用第 13 週實施進度報告,可以督促學生進度,也給與反饋意見第 18 週期末報告;也要求做組員互評表,除了避免完全不參與的組員,也增加了學校教學評量系統中沒有的『我學到什麼 (和其他建議)』

實施後發現學生反而會花比較多的時間討論準備報告資料弄懂相關的問題。以作業研究為例有些複雜的案例已和真實情況一樣,高達二、三十個獨立的限制式;情節分析或靈敏度分析便可以回答管理的問題,例如哪一種行銷較有效?如果投資金額的改變,對收入的影響?同學也可以將之寫入履歷表中,較能讓企業主了解其所學也藉由團體合作和報告,學習到其他相關知識和技能,可以參考學生的反應當然老師在評量分數時,也較容易,及格的比率大幅提昇 

實作也可以磨練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業和案例的 Excel 都可以跑出結果當同學設定的問題沒有可行解 (feasible solution) 時, Excel Premium Solver 便解不出來,這時候必須回去修正問題的模型。當然,實際的情境中,限制式和目標必須自己設定,所以可能沒有辦法得到可行解;這時要回去檢視你自己訂下的限制,是否太嚴格、互相有衝突、或者是不合理;改變之後,才會有可行解,也才會有最佳解;課程中的訓練可以提昇這方面的能力。  

因為有較好的學習成效,下學期的新課計算機概論也將採用此方法。其實,也可以推廣到需要實作的課程,例如程式設計、資料結構等等。 

對老師而言必須花心思了解學生問題所在。在翻轉教室中較容易實施。當然可以利用辦公室時間但是學生通常都等到第十八週才來問問題或用臉書私訊所以明年將在第 16 週時,要求課堂提問也就是說,利用教室講堂的電腦,請學生於上課時間,使用其電子資料來前面問老師針對不懂的部份可以在未來的兩週加強之其他的同學則可繼續討論他們的功課,不受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