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2022

半導體產業人力資源危機與管理

林育中,半導體產業人力資源危機與管理(上),DIGITIMES,2022-09-07

長期人力資源匱乏問題的解決方式,不外是企業內部作為以及政府政策2種解決方式,政策雖然效果涵蓋面較廣,但是要達到效果的時間頗長,可能緩不濟急;企業內部作為只依賴企業的意志與力量,效果較快而且對企業有針對性。...

要使用國際資源,公司首先要國際化。我所見過久在全世界運作的跨國公司其內部法定語言,包括電郵、檔案、表格、會議等全部是英文,甚至有專門的教師指導時尚的英語社交語言及話題,也有文化人類學家指導在異文化中的溝通與入境隨俗等事務。台灣有那些公司已經做了類似的準備?

最後是公司內部投入教育、訓練的資源和機制。現在的各公司人力資源部門都有教育、訓練的規劃,但是與企業所需要彌補從學士、碩士基礎教育與執行員工工作職掌中間落差的專業教育多付諸闕如。就簡單問一句:台灣企業可有像三星支持成均館大學類似的作為?以前也許還有不少的例子,現在企業、產業更大了,卻反倒是經久未見了!

台灣的產業甚或企業已大到可以自行設置此類機構,卻還孜孜於將產學間橋接的責任推向政府、學校端,這樣做的效果注定不大,對學生、企業乃至於國家可能也都沒有好處。

林育中,半導體產業人力資源危機與管理(下),DIGITIMES,2022-09-08

另外,將研究所的二級學門更窄化到半導體專業,固然縮短了畢業生進入半導體職位的學習時間,但是副作用也不少。 

首先,就如衆所周知的,知識越是基礎,能持續使用的越久,所涵蓋的應用範圍也較廣。學習較基礎的課程,並且能持續的自我學習、掌握基本研發能力,學生的生涯選擇越寬廣,在學校所習得知識也越不容易過時。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高等院校不是單一產、企業的人力資源輸送帶!

對企業來講,雖然受更專業訓練的學生到企業入手的時間會縮短,但是高科技產業的本質就是技術恆常快速的變化。學校教的素材,如果沒有基礎課程的支撐,很快就會過時的。反倒是學習過比較多的基礎課程,更容易學習新的、開發中的知識。企業接納專業過於特化的員工,其實對於企業長期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最後是國家的產業政策。把五千名大學畢業生一筆調撥到一特定產業的研究所可是深思熟慮的產業政策結果?以一個研究所一屆學生平均30人來估算,目標在每年5,000碩士畢業生的半導體研究院就意味著消滅了170個其他專長的研究所,再加上自然的基礎人口下降,對於其他產業情何以堪?中小經濟體要有專注的產業才有生存空間,這樣的法則沒有人會質疑,可是我們的產業人才政策真是站在產業專注與風險分散之間最適切的均衡點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