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 Hetherington and Jonathan Weiler, Prius or Pickup?: How the Answers to Four Simple Questions Explain America’s Great Divide,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8.
《極端政治的誕生》
為政治兩極對立的現況,提供真正關鍵而精準的解析
你的車庫停著什麼車?你喝的是哪裡買的咖啡?
你是貓星人還是狗星人?你更喜歡住在城市還是鄉下?
喜歡宣稱「政治歸政治,____歸____」?
很遺憾的,你的投票傾向,無一不在你的生活選擇之中被揭露。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選擇,從教養觀、上班地點、飲食品酒,
聽的音樂、看的電影、喜歡的運動,都透露著我們的政治偏好。
正因如此,政治立場與己相左的人似乎更是方方面面不能入眼,
從他的投的票到衣著美學都令人嫌惡。
兩位屢獲研究獎項肯定的政治學者海瑟林頓和偉勒,
在此為美國、甚至廣及全球許多國家的政治分裂僵局,提供了政治心理學上的關鍵解釋。
政治對立,不再是過去所以為的意識形態分歧,
而是層次更為深入、更為基礎性的對立——「世界觀」的對立。
個人的天性是謹慎自持或隨性外放,構成了「世界觀」,也影響了個人是保守或自由的政治傾向。但當這種天性上的差異被政客有意挑起時,引發的恐懼或排外感,將促使雙方趨向極端對立,甚至水火不容。從英國脫歐、川普當選到歐洲各國保守派的反移民聲浪,都是極為典型的例證。
作者指出,要克服雙方日趨兩極的差異,只得更全面的掌握那些造成差異的心理衝動,了解政客是如何操縱民眾思維以謀取利益。唯有讓彼此價值觀融合,才能凝聚民主、不受權威和極端主義的侵蝕。
本書切時、有趣且深具啟發,適合所有對國內外局勢感興趣的讀者。英文子標題的四個簡單問題 (Four Simple Questions) 如下 (中譯 64 頁)
請問你認為哪些特質對孩子更重要?
- 獨立自主 vs 敬老尊賢
- 聽命服從 vs 自立自強
- 好奇探索 vs 禮貌尊重
- 體貼周到 vs 行為穩重
根據上述四個問題所代表的個人想法或特質,作者將之分為固定和流動的世界觀,藉以描述美國人民的政治傾向。透過許多相關性的分析,說明這兩個群組之間的不一樣,例如居住地、工作型態 、購物的地方、小孩命名、汽車偏好、種族、移民等等。在媒體和政客的推波助瀾下,雙方壁壘日見分明。
第七章則是說明,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歐洲的許多國家。
針對台灣的現況,值得思考的事情,例如某政黨真的有鎖國嗎?目前的教育真的是去中國化嗎?如果我們仔細地看兩大政黨的論述,就可以了解,事實上並不如他們口中所講的,以 ECFA 為例,沒有像當時執政黨講的那麼好,也沒有像反對黨講的那麼可怕。只是,在單一選舉的零和遊戲中,自然要想辦法把對方妖魔化。
在這幾次的政黨輪替中,我們可以發現,解決國家的問題沒有想像中簡單。商業周刊 1675 期 報導的 「台商大回流加速毒垃圾浩劫」,在光鮮亮麗的經濟數字下,潛藏許多危機。所以,台灣還是需要有忠誠的反對黨和高度自律、專業的媒體,來監督執政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