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2011

台灣的新貧危機

臺灣光華雜誌 2011-04-25 第 10004 期,文‧陳歆怡 圖‧莊坤儒 


部份內文

『在台灣,有一大群不分藍領或白領的工作者,他們身強體壯,早出晚歸,然而一天工作所得卻僅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一不小心可能就往社會更底層墜落。他們被稱為「新貧」階級,或是帶有自嘲意味的「窮忙族」。

今年剛滿30歲的陳重光,五專國貿科、私校日文系畢業,退伍後卻始終找不到正式工作,都靠打零工度日。最近4年,他是靠著公家機關的「短期促進就業方案」,工作稍微「穩定」。二月底剛結束在勞委會勞保局的6個月臨時工作,日薪800元,早晚還去兼差,月入也僅有2萬元。

經濟學者周添城的研究指出,1999~2009年這10年間,我國的名目GDP平均成長2.89%,成績不算差,但勞工的平均薪資卻只成長0.58%,顯然經濟成果並沒有雨露均霑。

根據內政部調查,2010年第二季全台在法定貧窮線以下的家庭有近10萬8千戶(約26萬3,925人),占總人口約1.1%。然而,這個低估的數字長期被學者詬病,因為台灣是全世界設定扶貧門檻最高的國家之一,比起歐美國家動輒超越10%的比例,或鄰近韓國的7%、日本的6%,我們的富裕程度只是帳面上的數字遊戲。

1990年,薪資最高組的平均時薪是最低薪資組的5倍,工時卻縮減為最低薪資者的92.9%,也就是說,當時已出現高薪者「賺得多工時短」的現象。到了2005年,薪資差距更惡化達到10倍,而高薪者的工時更短,約為低薪者的86.2%;至於女性的差距比男性更大,顯示底層勞工已陷入「低工資長工時,難以累積人力資本」的惡性循環。

分析原因,1990年代全球經濟型態出現劇烈變化,開發中國家釋出大量勞工;台灣也從勞力密集的產業轉向技術密集。1991年政府開放大陸投資、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台灣產業大量外移,國內勞動市場供過於求。台灣產業政策不合時宜、過度偏向電子製造業,也是元兇。

多年前,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朱雲鵬即為文提醒,台灣產業以電子業和製造業為主力,其中工業部門平均要花30億元的投資,才能創造1,000個就業機會;以12吋晶圓廠來說,必須投入700億到一千億元,才能增加1,000個就業機會。而批發零售與餐飲業,只要6億元的投資,就可創造同等就業機會,因此台灣若要提升經濟景氣,除了靠大型高科技業領軍外,還要多扶植服務業,雙頭並進,不可偏廢一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