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理謙,科技農夫陳幸延──農田裡的開源自造者,數位時代,2016/06/10
開放原始碼生態學是雅庫博夫斯基 (Marcin Jakubowski) 在 2003 年成立的社群,強調在開放精神之下自製農具,以最少資源達成土地永續發展的目標。在一年多的務農過程中,陳幸延深刻體會到,農田裡的許多問題其實可以透過簡單自製的軟、硬體解決。因此,他發揮過去所學,開發出用廢料和電子零件組裝的電動割草機、可以測量和記錄天氣變化的天氣盒、能自動調節水田水位的水閘門和雷射驅鳥槍等各式小型農具,並且放在村中和其他農民共享。這些小型機械不僅有趣,能夠減輕大家工作負擔,而且成本大多低廉。以割草機來說,一般分為吃油和電動兩種。前者價格低,但是對環境影響大,後者則是單價高,一台要2萬多元,對小農來說負擔太大。不過,陳幸延自製的割草機材料來自汽車水箱風扇的舊馬達、從鐵工廠取得的鐵片和電子零件等,成本為零。...
特色 1:電動割草機以廢料組成的割草機,材料分別來自修車廠、鐵工廠、木材行和電子零件。一般電動割草機售價約 2 萬元,自製成本為零。
特色 2:天氣盒可以測量每天的光照、紫外線、風速、風向、雨量、空氣品質和大氣壓力等天氣狀況並且記錄下來,之後會放在百葉箱中。
顏理謙,「非典型農民」蘇建鈞:用視覺化管理提高效率,數位時代,2016/06/10特色 3:水閘門一般老農是憑經驗和習慣管理水田的水位,但是透過這項裝置,不僅可以記錄水位、水溫和土溫,未來還可以用馬達自動控制水閘門。
蘇建鈞這種懂得適度放手的生活哲學也反映在他的農務成果中。三年前,他認為農民的耕作過程應該可以透過軟體輔助提升效率,於是規劃出一套管理流程。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高雄凌誠科技公司,花了一年的時間和「至少可以買一台豪華版國產車」的價格,合作開發出一款農務管理 App,協助農民做耕地管理、田間定位導航和食品履歷。
去年,在他的遊說之下,農委會也答應投入資源。以原有的設計和規畫為基礎,再結合圖資系統,形成現在的「農務 e 把抓」App。「以前只有一大堆表格,現在變成圖像化管理,差很多。」此外,農民也可以在 App 上針對特定作物進行工作排程和人力調度,提升工作效率。
有了農委會的支援,App 的使用範圍也變得更廣,從原本只有合作社內不到十人能使用,到今年 5 月中,全台灣已經有超過 1 千名農民加入,總耕地面積高達1,566 公頃,「CP 值變得更高了。」不過,他認為「農務 e 把抓」還有更多使命等待完成,未來希望能從生產端延伸到採收、售後和庫存處理等方向。
擁有科技背景的蘇建鈞,對於未來農業的想像是什麼?「第一個是自動駕駛,美國大面積耕作田區已經可以自動駕駛了。你只要規劃好路線,它就會自己耕作。農人不需要被綁在上面,可以做更有智慧的事情。第二是無人機,搭配多波長光譜偵測器,可以偵測田間農作物的生長狀況。例如哪邊肥料下太多了,顏色會變深。」他表示,現在都是採人工巡田,必須要很有經驗的老農才知道農地出了什麼狀況。但是當耕作面積一大,記錄起來就更困難了。而透過無人機和圖像分析,可以幫農民節省許多力氣,「未來的農民只要負責坐在電腦前決策就好了。」顏理謙,農夫陳新豪 ─ 從車庫裡誕生的「微氣候」哲學,數位時代,2016/06/10
透過預先裝設的感測器,農民可以從手機 App 中即時監控園區內的溫度、濕度和照度,能隨時掌握當下狀況,並且做出最恰當的判斷。
陳祈華以灌溉為例解釋,常見的機械式給水控制系統會受到天氣影響,如果當天下雨,濕度上升,農民就需要手動調整水量。不過,這套即時監控系統可以事先設定參數,比方說當土壤濕度小於 70% 時就會開始灌溉,當濕度到達 85% 就停止給水,完全自動化。這樣的作法對農民來說相當方便,因為土壤濕度對作物生長影響很大,以今年3月來說,埔里下了很多雨,導致草莓雖然長得很大顆,但是吃起來沒有甜味和酸味,也缺乏特有的香氣。土壤濕度光憑肉眼不好判別,就算是經驗再豐富的老農有時也看不準,但是透過監控系統,更能精準掌握作物的需求。
「農民需要的是微氣候,不是大氣候。科技界不懂眉角,做出來的東西對我們來說並不適用。當角度不一樣,就差很大了。」陳新豪強調。除了功能面可以滿足農民,價格上也很親民。陳新豪指出,同樣功能的系統,一般大約需要 40 萬到 50萬元,不過這套設備大約只需要 5 萬元左右。
顏理謙,科技農夫陳蒼鄢 ── 舒緩缺工困境,用 App 遠端灌溉,數位時代,2016/06/10
陳蒼鄢的一天很早就開始了。早上四點多,他和太太已經抵達住家附近的溫室「平安田園」,準備採收小黃瓜。採收作業結束後,回到家中,夫妻倆接著又得整理瓜條和出貨。等上午的工作告一個段落,他們只能簡單吃個午飯、稍作休息,馬上又得回到溫室做第二次採收。之所以這麼忙碌,都是因為小黃瓜的生長速度快。從開花到採收,夏天約莫七天,冬天也只需要 11 到 12 天。炎熱夏季,正值小黃瓜產量的高峰期,光是一天就能採收4百多公斤。
從種植、灌溉、施肥到採收,每一個環節都是體力活。台灣農村缺工問題非常嚴重,在人力精簡的狀況下,瓜農要如何以最少人力成本達成最高效益?陳蒼鄢在兩年前導入的滴灌技術是解法之一。
由於雲彰一帶高鐵沿線的地層下陷狀況較為嚴重,因此政府近年推出「黃金廊道」政策,鼓勵農田轉為旱作並使用節水技術。在農業改良場輔導下,平安田園也在一年前導入滴灌系統。滴灌系統不僅省水,可以舒緩地層下陷現狀,對於農民最直接的幫助就是能夠節省人力成本。
透過這套系統,水分和液態肥料可以直接送到植物的根系間,減少浪費。除了可以依照氣候狀況做調整,還能用手機 App 遠端操控和事先排程,用最少的人力達到最高效益。「像這樣,我就可以一邊施肥,一邊採收。另外我的田區很長,如果走到另一邊才想起來這區忘記灌溉,就不用再走回來,比較方便。」陳蒼鄢解釋。
除此之外,App 還有記錄功能,農民不僅可以看到每天的灌溉歷程,隨時掌握園區的用水和施肥量,當作物生長狀況不理想時,也可以從灌溉記錄中推敲出修正方法。陳蒼鄢強調,栽種作物時,雖然主要還是得靠農民長久以來的經驗判斷,不過科技的確可以做為輔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