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2025

什麼是『大學生』

(25/6/30) 今晚,真的是開眼界。讓我體驗到人生的另一個高點

睡不著,想一下今晚和研究生討論的方法,第 16 章 Sampling Plans 的確是我們需要的。他是『大學生』

(25/7/1) 2:30 am 還沒睡意,來寫部落格。

我在長榮大學資管系任教的時候,教的也是必修課作業研究。開學前,有一位學生,超有禮貌地寫信問我英文教科書。我從大學開始,所有專業科目就沒有念過中譯本 (1),每天閱讀大量英文書和論文。當時,還沒有大語言模型,這位同學寫的英文 email 文法正確用字還非常困難,我還需要查 email 中的單字

上課的時候,他永遠準時坐在我的正前方,聚精會神聽我上課,做筆記;有問題,沒有加分,還是會舉手發問。那個時候,每週有作業,數量大概是現在的三倍多;神奇的是,他都寫完了。後來問他,每個禮拜花10個小時以上讀這一門課 (到了 MIT 也一樣,2)。期末考150分,有考古題,全班平均是 3-40左右,他考了138

下學期不怕影響班排,來選修我的作業管理,那學期我失心瘋,要求學生報告論文。他是組長,選了頗難的一篇論文,辦公室時間還跑來和我討論多次。來的時候,我就翻翻他的英文教科書,寫了滿滿的筆記和翻譯我寫的東西,也會帶走。當然,這位優秀的學生現在在一流的企業上班領著一流的薪水;一想到這位傑出的學生,與有榮焉。

大學時,學長的物理和微積分被當 (3),和我們重修,都是告訴我們,『物理和微積分很重要,你們也一定要讀英文本。我的母系畢業生,絕大部分從事專業的工程師工作 (4)

各位同學啊,我們的排名在長榮前面,你 (妳) 有這麼用功嗎?按比例算,期末考能考到上面那個分數 (138 / 150 = 0.92)?你 (妳) 是『大學生』?

(1) 每本英文課本,我至少念二遍,課後和考前。每週至少讀書一二十小時。因為参加社團活動,讀書時間不夠,我大學時,從未進入全班前十名。

(2) 就算您到了 MIT,也是要讀書,才會變強MITx: The Analytics Edge (at edx) 說,10 – 15 hours per week

(3) 微積分老師是台大數學系畢業的,一下就教我們高微的均勻收斂 (Uniform convergence),同學們大多是各地排名第一名中學畢業的,也還是聽不懂。有幾位同學舉手請老師多舉幾個例子年考了六次,每次滿分為 100,我沒考過 60 分。有時候,全班只有一個超過 60 分

(4) 其中一位同學,志願是父母親填的,所以畢業後,當過一陣子主持人,還得過兩次的金鐘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