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投票日,一早就有不少民眾準備投下神聖一票,台北市各投票所都湧現排隊人龍,傳出各地投票排隊等待時間超過2小時抱怨連連,台北市選舉委員會今早調派增加800個圈票處,紓解排隊人潮,但民眾還是怨聲載道,選務人員被罵到臭頭。
台北市共設置1563處投開票所,投入3萬223名選務人員與警員,協助引導民眾投票與秩序,台北市選舉委員會副總幹事余淑(女宜)指出,今天天氣好,一早各投開票所就有民眾排隊投票,今年確實因為公投案過多,選委會也預知有這樣狀況,因此增添800個圈票處,提供投票權人 1500 以上的投票開所增加一圈票處。
余淑(女宜)說,依中選會規劃,選舉和公投的圈票處各配置 2 個,因應公投人潮多,讓選務人員機動性調整圈票處,因空間受限的小型投開票所,無法增加圈票處,選舉和公投的圈票數比例調整為 1:3,有增加圈票處的大型投開票所則調整為 2:3,以紓解人潮。
線上投票需要修法, 而且要有共識才能修成;另外,需要克服一些技術問題,可以參考高敬原一文 (台灣投票亂象,效仿國外E化真的好?那些背後你沒看見的隱憂)。在沒有修法之前,我們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公職選舉是影像,公投票是文字,如果沒有小抄,文字通常需要較久的理解時間。中選會的模擬為 1.4 到 1.6 倍,很好奇其樣本的取得與分析。
選舉投票可分為領票和投票,因為有公職選舉和公投,所以共四站。最慢的站稱為瓶頸,應該為公投蓋章處,該站決定系統時間和速度。根據選罷法,每1500到2000名選舉人設一處投開票所;如果七成的投票率,1400 人投票。
此次六都市長投票率 6 成 6,公投投票率 55%。如果 (2000 * 0.55 = ) 1100 人投票,投票時間上午 8 點至下午 4 點止,共 8 小時,平均每小時 137.5 人投票。公投圈票數 3,投公投約 75 秒,系統使用率 137.5 * 75 / (3 * 60 * 60) = 0.9549。
變動使某些時段的等待線變得更長,變動包括到達與服務 (投票) 時間,例如帶小抄的時間短,一條一條看的時間長。投票人數到達間隔時間也可能變化,例如中午 12 點人變少。如果圈票處有 3 個,到達間隔時間有 2% 的變化,利用 (穩態的) G/G/3 公式 (例如此影片的 13:01 處),可以得知等待時間 1.21 小時。如果到達間隔時間有 4% 的變化,等待時間 2.41 小時。
劉麗榮,公投綁大選 中選會估一人投票約2分鐘,中央社,2018/11/07
年底有10案公投綁大選,光公投票就有 10 張。中選會內部進行投票模擬,投選舉票平均每人花 50 秒時間,投公投約 70 到 80 秒,平均一人完成投票時間為 2 分10 秒左右。金門的公職選舉有 5 張,公投票有 10 張,扣除人在兩站間的移動時間,兩者應該接近 2 倍;
公職選舉是影像,公投票是文字,如果沒有小抄,文字通常需要較久的理解時間。中選會的模擬為 1.4 到 1.6 倍,很好奇其樣本的取得與分析。
選舉投票可分為領票和投票,因為有公職選舉和公投,所以共四站。最慢的站稱為瓶頸,應該為公投蓋章處,該站決定系統時間和速度。根據選罷法,每1500到2000名選舉人設一處投開票所;如果七成的投票率,1400 人投票。
此次六都市長投票率 6 成 6,公投投票率 55%。如果 (2000 * 0.55 = ) 1100 人投票,投票時間上午 8 點至下午 4 點止,共 8 小時,平均每小時 137.5 人投票。公投圈票數 3,投公投約 75 秒,系統使用率 137.5 * 75 / (3 * 60 * 60) = 0.9549。
根據媒體報導,不少人因隊伍太長,所以沒有參與公投,這也可以從投票率看出。如果投票人數更多,等待時間更長。
領投公投票導致大塞車,解決的方法有多階段或者是平行 (包括增加瓶頸的圈票小間)、將票印在一張紙上面;平行線需要增加人力和空間, 有些地點不適合,也可能要考慮增加投票所。 這個領域已經研究了100多年,有許多精準的公式與方法可以用;利用 G/G/m,便可以得知,再分兩段可以縮短等待時間。也可以考慮用環境變因, 降低等待的焦慮,例如適當的音樂。
資訊技術有些幫助,例如影像處理,在開票結束後,自動將投完的選票裁切成 10 張電子檔。或者利用影像分析, 計算投票所的等待人數, 再利用公式預估等待時間的範圍,隨時公告上網,以便讓選民自行調整到達的間隔時間;但是,根據上圖所示,需克服技術上的困難。
在學餐吃飯的時候,結帳最怕碰到前面的人將一千元大鈔放在大書包底層的鉛筆盒裡。在學校教授生產管理與作業研究的我,零錢當然是在口袋或手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