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靉,為什麼台灣是硬體之島,卻無法做出新硬體?從 CatFi 看台灣硬體新創的挑戰,數位時代,2015/11/18
宋牧奇在聲明當中提到的三個錯誤,「嚴重低估開發成本」、「硬體設計超越預期」、「沒有提早跟贊助者溝通」,其實正反應了創業者到群眾募資平台做硬體募資案會遇到的幾大問題,值得作為其他新創廠商的借鏡。...
「生產製造不會只是跟工廠端,工廠應該是最後一步。」王仁中建議,在進入生產階段之前,就要進行市場驗證與小型量產測試,才不會導致接觸代工廠商的時間太晚,產品都出去了卻又遇到問題做不出來,而在至少能夠簡單的驗證產品功能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的募資或行銷活動,會是對於新創團隊來說較完善的資源分配。...
開模、規格、良率...量產是個大問題
「要做模型很簡單,但要邁入量產就是個大問題。」也曾在 Kickstarter,推出防水手機遠端網路遙控 Qmote,2 天內就募得 3 萬多美元(約台幣近百萬元)的團隊 Qblink總經理陳紹俊認為,在資源有限下,必須先從最小可行產品的實現(Minimum Viable Product)出發,要小量試產很容易,但無法量產就沒用。
「做硬體會遇到很多問題,也許一個小環節出錯就得打掉重練。」陳紹俊說明,先前團隊在募資成功後,距離原定的日期也同樣延宕了近 4 個月才成功出貨,這之中就是遇到了一堆當初從來沒想過的問題。
例如當初 Qblink 就遇到了材質、製程、無線電功能上的問題,導致產品不斷調整,也連帶拉長作業時間,時間一拖、成本也就跟著增加,「工廠那邊的製程開始增加,組裝也複雜、良率下降,我們增加很多測試的關卡,到最後的組裝時間比我們原先預估多了百分之七十!」最後,就連要出貨到國外的安規認證,也因為國外突然調整而卡關,「有太多不可能預測到的問題,很多事我真的沒辦法早知道。」
陳紹俊無奈說道,每一個關卡犯錯就會消耗材料,硬體創業不比軟體,code 寫錯了可以重寫,產線發生問題後時間、金錢成本只會無限擴張。他也指出,目前台灣的代工環境走向兩個極端,一個是非常垂直的產業領域,例如只做噴漆、模型等,另一個就是中間的組裝廠,但新創團隊的產品通常都是他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所以溝通上也很容易出問題,導致產品跟供應鏈接不上。
從自身經歷出發,陳紹俊認為,要能將供應鏈整合完全,需要很多實際經驗的積累,所以新創團隊最好為自己預留至少 9-12 個月的時間,並適時衡量資金狀況是否足夠支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