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勛、楊明暐譯,拚經濟:一本國民指南,雅言文化,2018
Ha-Joon Chang, Economics: The User’s Guide, Bloomsbury Pub Plc USA, 2015經濟學95%是常識。它不只不是高深科學,它甚至連科學都不是。所有理論都是特定時空背景的產物,沒有最正確,沒有最客觀,只有最符合產業環境需求,或最符合國民道德價值。因此,經濟學應該是一門政治思辨之學。
2008金融海嘯讓經濟學界相當難堪。全世界都質疑為何連諾貝爾獎得主也無法預見危機。媒體批評專家研究都是自己爽。
實務界則抱怨經濟系畢業生只會設計數學模型,卻無法把演算結果化為企業策略或政策建議。還沒畢業的經濟系學生則呼籲教科書應該整個重寫,學程也要重新設計。
本書雖也對學校教的經濟學提出批評,但提出解方更進一步。作者認為,經濟學既然攸關民生,經濟學就應該是國民素養。國民沒變成經濟公民,經濟議題沒進入民主對話,拚經濟就會變成拚少數人的經濟。
本書把國民進行經濟思考應該具備的素養一網打盡:如何解讀數據、如何追求成長、如何規範市場等等。重要概念都有清楚交代,全沒使用數學公式。
序 經濟學應該是國民基本素養
第一章 學校教的經濟學往往無關拚經濟
第二章 再偉大的經濟理論都有時空背景
第三章 資本主義五百年史
第四章 九大學派涇渭分明,各有優缺點
第五章 經濟行動者:個人與組織
第六章 數據:GDP與GNP的差別
第七章 成長:科技與組織力同樣重要
第八章 金融:經濟火車頭變頭號亂源
第九章 貧富差距:差距大小看政府作為
第十章 工作:質、量、意義都重要
第十一章 政府角色:經濟不可能離開政治
第十二章 國際面:錢、物、人的跨境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