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2018

Stitch Fix 的商業模式

我們Stitch Fix的商業模式很簡單:把我們認為你會喜歡的服飾寄給你;你留下你喜歡的品項,退回其他的。我們善用資料科學,大規模提供個人化服務,因而超越傳統的實體和電子商務零售體驗。顧客樂於有專業造型師為他們採買,而且讚賞這種服務既便利又簡單。...
我們不是把資料科學融入公司文化之中,其實它就是我們的文化。我們一開始就把資料科學放在業務核心,而不是把它加進傳統的組織結構裡;我們根據客戶和他們的需求,來打造演算法。我們雇用超過八十名資料科學家,其中大多數人在數學、神經科學、統計、天體物理學等量化領域擁有博士學位。資料科學單位直屬於我,若沒有資料科學,Stitch Fix就不會存在。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我後來辭去巴特農的工作,於2007年加入創投公司Leader Ventures,而就在那一年,iPhone問世。不過,我仍然心繫零售。網飛(Netflix)崛起時,我研究百視達(Blockbuster)的經濟運作法則。一邊是主宰實體商店銷售的公司;另一邊是主宰無店面銷售的公司。這是絕佳的個案研究。我可以確切看出情勢何時開始翻轉。每當網飛在某個市場搶到約30%的市占率時,當地的百視達就會關門。接著其餘70%的顧客就會面對一個決定:是要嘗試網飛提供的服務,或是到更遠的地方去租影片。更多人嘗試網飛,於是百視達受到更大的壓力。另一家店面關閉,更多顧客會面對「嘗試新服務,或是到更遠的店去租影片」的決定,情況急轉直下。 
我發現,其他零售業者如果不重新思考本身的策略,可能會步上百視達的後塵。例如,十年後的人們會怎麼買牛仔褲?我知道人們不會遵循傳統的模式:走遍六家商店,從貨架上拿一些牛仔褲,一一試穿。我也認為,未來不會採用今天的電子商務模式:用瀏覽器開啟15個分頁、檢視產品的尺寸,並看看其他購物者的說法。然後一口氣買好幾件,再退回不合身的。 
熱愛資料的那個部分的我,知道可以把資料用在服飾上,創造更好的體驗。畢竟,搭配與品味,只是一堆屬性而已:腰圍、褲腿內縫、材質、顏色、重量、耐用性和圖案。這一切都只是資料。只要收集夠多資料,你就能相當清楚了解人們想要什麼衣服。 
但熱愛衣服的那個部分的我,明白採購也牽涉到人的因素,像是以下這種感覺:找到你原本沒料到可以找到的某樣東西,而且很高興它穿起來適合你,且符合你的預算。我看出有機會把資料與人的體驗這兩個要素結合起來,創造購買衣服的新模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