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
在其經典的論文中,當價格固定和可採購量隨意下,G.D. Eppen 證明一家公司的多處銷售點如果共用庫存 (inventory pooling),將可以降低需求的變異度 (variability),進一步降低成本 (註 1)。此重要的概念廣泛地應用在供應鏈的分析上,例如共用零件、彈性製造等等 (註 2)。
但是,如果銷售者面臨的是強有力的供應商呢?美國的電信商 AT&T 賣 Apple 的 iPhone,和終端顧客簽 24 個月的合約只到第 17 個月才能損益平衡;2011 年,Sprint 承諾在未來的四年內將購買 3050 萬隻 iPhone,但是,Sprint 只到 2015 年才會開始獲利 (註 3)!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孟山都 (Monsanto) 供應給農夫的種子上。
強有力的供應商能夠決定價格和採購量,三位作者考慮此有趣的問題 (註 4)。購買者因需求資訊的不對稱 (asymmetric information) 而穫利,當購買者共同採購時,因變異度降低,有可能導致供應商設計對自己有利的合約,反而降低購買者的利潤。作者也探討何時有利的狀況。
(註 1) G.D. Eppen, Effects of Centralization on Expected Costs in a Multi-location Newsboy Problem, Management Science, 1979, 25:498-501.
(註 2) G. Cachon and C. Terwiesch, Matching Supply with Demand: An 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 Management, 3rd Edition, McGraw-Hill, 2013, Chapter 15.
(註 3) 不僅組裝的鴻海利潤低,同為美國公司的電信商也好不到那裡去,難怪 Apple 獲利驚人。
(註 4) Bin Hu, Izak Duenyas, and Damian R. Beil, Does Pooling Purchases Lead to Higher Profits?, Management Science, July 2013, 59:1576-159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