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某 Line 群組的訊息
給外國來台灣讀大學的學生每年1250個名額。讀語言學校1年,每月25000元生活費,讀大學4年每月30000元一共可爽領5年,還有免費來回機票。
第8頁是台灣優先口號下的台灣學生獎學金名額34人每人25000元 (一次性不是每月)。
每年1250名外國學生拿5年,也就是說滿額的情況下有6250名外國學生在台灣每月領25000-30000元。(6250x12=75000)
他們領的獎學生等於75000個外交部給台灣學生獎學金的名額。所以外交部對台灣學生的原則是75000:34
我們的基本工資有25000-30000元嗎? 6250人/3萬=187,500,000我的回應
每月1.8億的錢就這樣養一群外國學生?而台灣學生要打工要背學貸!
人才政策是非常重要的。美國的矽谷一堆外國人開的公司,台灣有林百里、周永明和潘健成。
我在美國念書的時候,實驗室的外國人都有獎助學金。只有一位美國人,因為他很少出現,沒有任何資助。社會或資助單位,要相信用人單位和教授的判斷能力。
現在是一個人可以抵萬個人的時代,例如 Google 的共同創辦人 Brin,根本就是蘇聯人。在冷戰時期,依然和父母移民到美國。我們優秀的學生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用搶的,而且獎學金比我們還多。
NYU 在 Abu Dhabi 的分校, 每年會找錄取名額的數倍高中生,到他們學校面談, 所有的交通費和食宿全部由學校出。這個人可能住在美洲或者非洲。朋友小孩錄取後,四年學雜費全免,包含寒暑假的來回機票,總值近千萬台幣。人家是這樣搶人才的。
關於這則新聞,我有 Google 一下, 這個在 101年就已經有了 (1)。 為了吸引優質外國人,都是要靠獎學金。我們這個社會很有趣 ,什麼都是用 22K 和學貸做比較。
印尼有一億多的人口,印度有十幾億,如果能藉由這個獎學金 (2),吸引到前面1%的學生 ,未來的發展真的是無可限量。 就算他們回到母國,以人之常情,我們讓他們受好的教育, 台灣的影響力自然會延伸出去。資訊傳遞非常方便的時代,更需要有判斷能力的國民。
(1) 這個前後的時間點,代表不同的執政黨。我們的社會常常出現這種自我矛盾的舉例,藍綠都有。
(2) 根據作業要點,以邦交國學生為原則。但本部基於特殊考量得授予其他國家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